媒体聚焦 | 《中国建材》:从科研探索到产业领航——中国建材总院耐火材料学科发展之路
来自:
| 2025-07-25
《中国建材》杂志2025年7月发表了《从科研探索到产业领航——中国建材总院耐火材料学科发展之路》专题文章,一起来看看吧~
在高温工业的蓬勃发展进程中,耐火材料作为其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,宛如基石般稳固着整个产业的运行。耐火材料学科的每一次突破与创新,都如同强劲的引擎,有力驱动着高温工业迈向新的高度,堪称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柱。植根于七十五载深厚积淀,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(简称中国建材总院)构建了以“学科强企”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。在七大学科中,由中国建材总院旗下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承载的耐火材料学科, 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,演绎了一段从科研探索起步,逐步迈向产业领航的辉煌发展之路。
01
起源:服务国家重大工程,奠定学科发展根基
中国建材总院的耐高温材料研究,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个百废待兴、工业建设如火如荼的时期。彼时,国家正全力推进各项重大工程建设,对耐火材料的需求极为迫切。总院肩负使命,毅然投身于耐火材料领域的研究,将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作为首要任务。
在这一阶段,总院陆续承担了多个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建设任务,如大庆炼油厂、山东胜利炼油厂等。为满足工程需求,科研人员深入研究,研制出以铝酸盐耐火水泥为结合剂,高铝矾土熟料为骨料的耐火混凝土预制块,并成功应用于水泥窑烧成带。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当时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,更为耐火材料的后续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总院在耐火材料研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。磷酸盐砖、磷酸盐耐磨砖、水玻璃结合镁砖、聚磷酸钠结合镁砖等相继研制成功,极大地改善了水泥窑的运行状况,延长我国水泥窑的平均寿命,达到180天以上,大幅降低耐火材料消耗从2.0公斤/吨熟料到1.0公斤/吨熟料左右,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这些早期的研究与实践,为耐火材料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让总院在耐火材料领域崭露头角。
从 “七・五” 到 “九・五” 期间,耐火材料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项,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用耐火材料的技术发源地。在这一时期,多项成果荣获国家、省部级奖励,彰显了总院在耐火材料领域的科研实力。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,也让总院在行业内的地位日益凸显。
02
创新:依托科研项目,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总院承担了国家 “六・五” 科技攻关项目 —— 预分解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研制。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,成功研制出烧成带用烧结合成直接结合镁铬砖、用于过渡带的合成镁铝尖晶石砖等多个品种的耐火材料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为我国预分解水泥窑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,推动了水泥行业的技术升级。
“七・五” 期间,总院按照大型浮法玻璃窑各部位耐火材料的实际需求,研制出包括熔铸锆刚玉砖、优质硅砖等种耐火制品,特别是熔铸氧化铝耐火制品的研制成功,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。为了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,总院承担了其工业性试验线项目从设计到施工、设备安装等全过程工作,在湘潭中试所建成投入运行。为熔铸耐火材料的科研、中试、批量生产及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在 “八・五”、“九・五” 科技攻关中,总院在优质原料、装备、品种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。如电熔法脱硅制取熔铸耐火材料专用氧化锆,熔铸耐火制品冷加工用多功能数控机床等装备,开展了减少环境污染的水泥窑高温带用低铬、无铬碱性砖的研制和应用等。
“十・五”-“十四・五” 期间,瑞泰科技继承和发扬了总院敢为人先的攻坚精神,承担多项国家及行业项目,如国家“863”计划项目“水泥窑用环境友好碱性耐火材料”及 “无铬碱性耐火材料的万吨级规模制备”,成功解决了水泥窑高温带用镁铬砖带来的“铬污染”问题,实现水泥窑用耐火材料的无铬化和绿色化。“国家“863”计划项目“水泥窑用长寿命多功能系列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研究”项目,研制出高性能增韧浇注料等产品,解决了水泥窑关键部位耐火材料寿命低下的问题,提高了水泥窑的运转率。“十二五”国家支撑项目“高抗侵蚀耐火材料的研发与示范”,开发出多种高抗侵蚀耐火材料,解决了水泥窑及玻璃窑关键部位耐火材料寿命低下的技术瓶颈。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“低导热、长寿命新型隔热耐火材料的研发与示范”,开发多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隔热耐火材料,大幅降低水泥工业能耗、节能减排效果显著。国防科工局项目“焦耳炉用高性能耐火材料的研发”,成功开发出高抗侵蚀性的熔铸AZCS耐火材料,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为我国核工业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,瑞泰科技开创性地研发了低导热多层复合莫来石耐火材料、洁净钢特种钢用的高性能、长寿命,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等绿色产品,产品投放市场后,在行业中得到认可,成为助力下游行业节能降耗、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,瑞泰科技拥有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成果。拥有国家专利543项,其中发明专利281项,发明专利占比居行业首位。还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项,主持或参与标准制修订90余项,编写专著4部,搭建省市级行业平台20多个,旗下全部生产型分子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,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3家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。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也为行业的技术进步树立了标杆。
03
上市:联合重组打造发展新模式
2001年12月30日,瑞泰科技成立,标志着我国耐火材料领域在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,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科研开发、生产、经营相互脱节的问题。
2006年8月23日,瑞泰科技成功上市,成为耐火材料行业首家上市公司。瑞泰科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,开启了行业联合重组的发展新模式。自2007年以来先后联合重组10余家企业。
瑞泰科技起步于玻璃工业用耐火材料领域。依托总院耐火所的创新研发成果,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,建成我国高端熔铸耐火材料制造基地。经持续投资,建成国家“863”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,成为玻璃窑用耐火材料的标杆企业。
随后,瑞泰科技进军水泥行业用耐火材料领域。建成多个“863”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,打造出水泥工业的核心产品,打响了品牌,实现了全面进军水泥行业的目标。
钢铁行业是耐火材料最大的应用领域,为了抢占行业制高点,瑞泰科技勇敢进军钢铁耐材领域。通过联合重组,打造华东瑞泰、湘钢瑞泰、瑞泰马钢三个钢铁工业用耐火材料基地,打造了中国第一条耐火材料智能化生产线,创建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,成为行业绿色制造典范。
瑞泰科技积极践行 “央企市营” 的经营模式,实现股权多元化,探索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,不仅促进了耐火材料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市场资源整合,还吸引了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,使企业的决策体系、管理体制、经营机制发生深刻变化,实现了国民共进、合作共赢,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04
展望:转型升级,迈向世界一流
当前,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耐火材料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作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,瑞泰科技在行业整合、自主创新及混合所有制实践等方面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。面对新发展格局,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重点推进耐火材料产品结构优化调整,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能力,全面实施“绿色耐材战略”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持续提升研发能力,着力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,以国家新材料领域耐火材料科研项目组织者、行业科技进步引领者的身份,成为推动世界耐火材料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展望未来,瑞泰科技将继续依托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建材总院的强大平台优势,聚焦高端耐火材料主业发展,持续增强全球核心竞争力。在耐火材料学科发展这条道路上,瑞泰科技必将勇毅前行,谱写引领学科进步、攀登世界一流高峰的崭新辉煌篇章。
来源丨《中国建材》杂志